2010年,《新周刊》将年度传媒网站的荣誉颁发给了“新浪微博”。由此,“围观改变中国”的话题随之横空出世。学者们宣称,微博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缺陷。网络世界因此充满了欣喜若狂、奔走欢呼的身影。新浪微博,使越来越多微弱的声音,开始在网络空间中被放大成震耳欲聋的公共话语。
不论是近期引发热议的“高铁霸座哥”,还是去年的“动物园老虎伤人案”,在当时都令舆论呈井喷式爆发,关于规则等话题的讨论热度一时间居高不下,并辐射至社会其他领域。然而大家不难发现,尽管每次此类乱象都会引发网络大规模热议,可没过多久就变成“一地鸡毛”,媒体仅仅是一次又一次将事件报道出来而已,待热度消散之后,问题也并未从根源上有实质性的杜绝与解决。大多数网络舆情热点事件都只是呼啸而过,最后俨然成为了“烂尾资讯”,究竟是何原因让公众只有“三分钟热度”呢?
随着网络时代从1.0过渡至如今的2.0,网络世界也越来越倾向于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,借助各类自媒体社交平台,资讯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属,草根也有发声的自由与权力,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,收获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复杂,发表意见的手段也更加容易,便使得舆论的爆发迅速且辐射范围之广。这些特点也从侧面看出身处信息爆炸的漩涡,由于公众的注意力十分有限,接收信息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呈现碎片化、快节奏、短阅读的特点。这也决定了公众不可能对每次的资讯事件都保持持续而高度的关注,出于获知信息、消除恐惧感等心理动机,多数人会去主动了解热点事件,但往往都是“不求甚解”、点到为止,从而,绝大多数公众也被容易热点事件中某一方面所牵引。
中国人民大学资讯学院教授匡文波曾说道“当消费者、媒体等舆情主体消耗掉全部社会资源和情感,或者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,事件关注度便会逐渐减低。”,面对公众有限的注意力与耐心,媒体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,为了抢占热度高地,不得不将信息往迎合公众的方向转变,改为碎片化、浅阅读式。
而风险社会中危机常态化的影响,容易唤起公众共鸣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,但无论是资讯当事人,还是陷入危机的政府、企业等组织,都清楚只要咬牙忍过一周,待下一个热点到来,还有多少人会有耐心普遍关注自己?因此,大多数组织应对危机时的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,而是掩盖问题以熬过舆情爆发期。滴滴空姐遇害案发生后,哪怕滴滴遭遇再激烈的讨伐,也只是象征性的道歉了事,或许是得益于其在网约车行业一家独大的身份,滴滴似乎有足够的信心用户会选择原谅,直到100多天后,又一起相似惨案的发生,滴滴才终于肯承认自身管理的漏洞有多大。
一位网友曾说道,“当媒体与民众都在努力参与新场次的舆论热点时,参与的不是事件而是参与本身,重要的不在于事件的原因与结果,而在于自己有没有缺席狂欢。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网络围观,把注意力变成稀缺却又毫不耐用的低价关心,任何持久一点的严肃都付之阙如。”
身处网络舆论漩涡的大家,或许都该试着问一句“后来呢?”。
(编辑部)